To 创业者:如何快速拿到最有价值的钱
大家都在说资本的寒冬来了,实际上呢?下决心融资前,哪些准备必须要做好?面对挑剔的市场与投资人,怎样快速迭代商业模式?投资人给你设下的那些套儿,你该怎么解?哪种钱会烫手?哪种钱最有价值?近日,中欧校友创业协会(北京)邀请到风投侠联合创始人邵海涛(中欧EMBA2012)和光合派创始人朴俊红,分享他们在创业投融资领域的心得经验,作答了上述难题。
风投侠私募股权投融资平台联合创始人兼CEO
现金烧完之前 你要算账
创业企业需要融资,因为不太可能一轮就完成盈亏平衡,你只能融到未来12-24个月之内要用的钱。当你用这笔钱去实现了之前的目标,你的经营表现和业绩能够证明你的模式、你的执行力的时候,才可能会有下一轮的投资人来接力。当你项目的不确定性减小,其估值也会不断提高。
最好提前4-6个月,就要准备下一轮的融资,现金烧完之前你要算账。作为创业者我会经常问财务,账上还有多少现金,还能撑多久?这点非常重要,因为没了现金流,你会非常被动。
另外,要谨慎接受尽调排他期的条款。很多投资机构会和你谈投资意向书,跟正式协议不同,意向书是非约束性的,但其中两点例外,第一是排他条款,第二是保密条款。
如果签了意向书,接下来的30-60天(个别情况是90天),你不能再跟其他的投资人进行接触,哪怕是眉来眼去都不行。
最终投资人选你,或者你选投资人,都是两情相悦
如果投资机构没有请第三方机构做尽调,没有硬性的费用支出,排他条款是没有必要的,你可以不接受。最终投资人选你,或者你选投资人,都是两情相悦。不会因为里面有排他期,有其他因素,到最后他就投资你了。
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高估值一定伴随着严苛的条款
我经常跟大家讨论,是不是融资的估值越高越好?融资成功并不意味着创业的成功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也没有无偿的资金,高估值一定伴随着严苛的条款。到PE阶段的投资条款往往比VC阶段要严苛得多,因为PE投的钱多,估值高。
当有严苛条款的时候,会把你未来的很多道路收窄。比如IPO要求你必须达到多少市值才能被并购,或者下一轮融资要达到什么样的估值才可以。投资人一定有保护其自身利益的措施,所以你未来的路会越走越窄。
可能创业公司在B轮融资之前是靠讲故事,虽然有一些数据,但这些数据没有最终落实在财务报表上。到了C轮,估值是要看数据模型的,你的数据够不够支撑进一步提高估值,如果不能,就很被动。
到了C轮,估值是要看数据模型的
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死在C轮上,因为B轮已经把C轮的估值透支掉了。所以,高的估值可能会很危险。
上市之前 所有股权融资都是债权
虽然说你的股东、VC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和你是共担风险的,但是通常情况下会有回购条款。如果你不能让投资人通过上市或者回购把钱退出来,你最后是一定要还的。也许是用金钱去还,也许是用你的声誉去还。
所以上市之前所有的股权融资,我认为本质上都是债权,并且估值越高,负债越高。
如果一次融资3年的钱,股权稀释比就比较大。而小步快跑,一次融资9—18个月的钱,稀释比较少,对创业者来讲更好。但是如果一个CEO,一个创始人,隔两三个星期或者隔两三个月就得想融资,就没有办法宁静致远了。
融资虽然对你来说非常重要,但是它不是决定你事业最后成功的最重要因素。不断小步快跑,对CEO来说是很考验人的一件事,你要不断地跟投资人交流,就不可能把精力集中在产品的创新,集中在商业模式的突破上。
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,但是如果有好的CFO或者好的董秘,他去管这个事,你最终敲定一个投资人让他去谈就可以了。这样的团队是很豪华的,也是难求的。
光合派创业加速顾问公司创始人兼CEO
赚钱是最终任务
商业模式的定义包括三点:
• 第一,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者方式来赚钱。
• 第二,一个完整的产品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是什么样的,每一个参与者在其中起到的作用、收益来源和方式是什么。
• 第三,公司如何建立一个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,并通过系统获取收益。
这里有两个关键词:「赚钱」和「系统」。不管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,你最终都是要赚钱的,所以一定要有盈利模式。很多初期的创业者,他们在讲商业模式的时候,居然不告诉我们他想怎么赚钱,或者他能怎么赚钱。
但是投资人跟你聊,愿意投资你的项目是为了赚钱。如果忘了这一点,即使创业者讲得再天花乱坠,听起来特别炫酷花哨,你的商业模式也是失败的,投资人就会放弃你。大家特别容易忽略的「赚钱」这个本质,是所有商业模式最终的任务。
第二个关键词:系统,商业模式要构建一个价值系统。当我去理解商业模式的时候,我会和创业者探讨两点:一是你的商业模式是怎么创造价值的,这个价值将怎样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;二是这个闭环在什么环节赚什么钱。
商业模式的关键词包括系统和赚钱
如果我们试图把商业模式理解到位的话,记住这两个词就够了。
成功的商业模式都非常简单
投资人最喜欢的是简单的商业模式。我们看到很多商业模式是一环扣一环,其中任何一环如果做不到的话,闭环就无法形成。但如果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,就是从A到B,这是最清晰的。那些特别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非常简单的。
之前携程上市,其他创业项目都纷纷跟风,说自己是什么领域的携程;百度上市的时候,大家又说自己是什么细分领域的搜索引擎。为什么大家拷贝它们的商业模式?就是因为简单。但是商业模式简单和系统简单是两回事,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背后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。就像微信,其中一些看似简单的功能(比如支付),其实是有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在支撑的。但是在用户界面,它是足够简单清晰的。
靠谱商业模式背后的九大要素
为什么有些创业者很努力地去证明自己有多优秀,但就是拿不到钱?因为他实际上还没有理解他要做的那件事,在某一些关键要素上还是不具备的,或者他不太可能具备。那么,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背后的系统要包含哪些要素?
商业模式画布
• 第一是客户细分,换句话说,你针对的是什么样的客户人群。
• 第二是价值主张,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。
• 第三是渠道通路,你究竟把你的东西怎么传递给你的客户。
• 第四是客户关系,怎么构建你跟客户之间的关系。
• 第五是收入来源,你服务了用户之后,怎么让消费者把钱掏出来?
• 第六是核心资源,资源是把你的竞争对手挡在外面的一个重要壁垒,是你能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• 第七是关键业务。
• 第八是重要合作。
• 第九是成本结构,有很多创业者完全忽略这件事情,烧钱去干。去年O2O特别火,但今年大家谈O2O色变,因为它太烧钱了,完全忽略了成本。
在PE阶段,投资人一般是看到创业项目中,以上所有的要素都具备了才肯投资,他对这个项目的价值已经没有再去验证的必要了;但是在VC阶段的项目,通常情况下有很多要素还是不具备的;在天使阶段就更不用说了,可能若干个要素里只具备一两个。但总而言之,创业者能带给投资人的信心,是对整个价值系统完整闭环里需要具备的要素已经充分思考过了,并且想过怎么把这些要素备齐。只有这样,才能成功拿到投资。
本文内容整理自中欧创业投资沙龙